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解读:关于规范商业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住房认定标准通知/杨东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16:53:54  浏览:941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解读:关于规范商业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住房认定标准通知

杨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首府)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房地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贷款申请人(以下简称借款人)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

【解读】:计算套数以购房家庭为单位,及家庭成员名下实际拥有住房数量。主要认定点为:哪些人属于家庭成员?条款上范围应为配偶、未成年子女,若成年子女是否可另计为独立一户的家庭成员?实际拥有是为实际居住权、使用权还是实际产权呢?

  二、应借款人的申请或授权,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及其他具备查询条件的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应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进行借款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查询,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
【解读】: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查询的主要是房地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信息,查询方式:依申请、凭授权。实践中,有很多为隐名权利人,如实际出资,借他人名义登记等等。查询结果很难真正体现,消极提供虚假信息大有作为。


  如因当地暂不具备查询条件而不能提供家庭住房登记查询结果的,借款人应向贷款人提交家庭住房实有套数书面诚信保证。贷款人查实诚信保证不实的,应将其记作不良记录。
【解读】:书面诚信保证局限于借款人,如家庭成员故意隐瞒借款人,导致不良信用记录,责任谁来承担呢?房产个税出现时已做过相类似的保证书,仅仅一个不良记录估计是很难制约不诚信的啊。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贷款人应对借款人执行第二套(及以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一)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如在拟购房所在地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含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系统,下同)中其家庭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
【解读】:简而言之,借款人未贷家有。
  (二)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
【解读】:简而言之,借款人已贷又贷。
  (三)贷款人通过查询征信记录、面测、面谈(必要时居访)等形式的尽责调查,确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
【解读】:简而言之,贷款人确信已有。
  四、对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请住房贷款的,贷款人按本通知第三条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请住房贷款的,贷款人按第二套(及以上)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对其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解读】:简而言之,能不能提供,差别化对待,停放可控制。(买卖一、二手房关于贷款的约定一定要小心,不要违约纠结在贷款上)
  五、各地要把城市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建设作为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数据不完备的城市,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尚未建立房屋登记系统的城市,要加快建设。2010年年底前各设区城市要基本建立房屋登记信息系统。

  要加强住房信息查询管理工作。房地产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建住房〔2006〕244号)及《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建住房〔2008〕84号)进行查询,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对提供虚假查询信息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解读】:对提供虚假查询信息的(应包括借款人、房地产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惠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惠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业经九届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迳向市劳动保障局或市财政局反映。


                                             二OO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惠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是依据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确定并支付经营者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
企业经营者是指企业的董事长。
  第三条 经营者年薪由基本年薪、效益年薪和奖励年薪三部分构成。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有独资公司。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市直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主管单位。
  第五条 年薪制的基本原则:
  (一)按劳分配,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体现多劳多得;
  (二)既有利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采取独立的计算办法和支付方式;
  (四)加强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收入分配,取消隐性收入。
  第六条 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经营者素质较高;
  (二)企业的生产经营比较正常、稳定,具有盈利能力(亏损企业不搞年薪制);
  (三)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工作较好,劳动工资、人事考核、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四)企业内部具有自我监督、约束机制;
  (五)企业按时足额缴纳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六)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之外的补贴,由企业继续按有关政策发放。
第二章 年薪的确定
  第七条 基本年薪。以完成年度考核指标为前提,按照实施年薪制企业职工上年度统计年报平均工资水平和企业规模大小(企业规模按国家划分标准)确定。大型企业经营者的基本年薪可按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4倍以内确定;中型企业可在3倍以内确定;小型企业可在2倍以内确定。
  第八条 效益年薪。根据企业实现净利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确定。考核指标包括实现净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实现净利润。企业必须完成财政核定的净利润基数。超出净利润基数的部分可提取3%的效益年薪。考核期末剔除客观及非正常经营因素。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必须完成财政核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在此基础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效益年薪增加1万元。
  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第一年净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考核基数以企业实行年薪制前两年的经营状况作为核定依据。以后年度实现净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考核基数按环比增长考核。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考核期末剔除客观及非正常经营因素后的国家所有者权益÷考核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100%
  考核期末应剔除的客观及非正常经营因素包括增值因素。
  (一)增值因素:
  1. 国家直接或追加投资增加的国有资本;
  2. 政府无偿划入增加的国有资本;
  3. 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增加的国有资本;
  4. 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增加的国有资本;
  5. 住房周转金转入增加的国有资本;
  6. 接受捐赠增加的国有资本;
  7.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债权转股权”增加的国有资本;
  8. 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增加的国有资本。
  (二)减值因素:
  1. 经专项批准核减的国有资本;
  2. 政府无偿划出或分立核减的国有资本;
  3. 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核减的国有资本;
  4. 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核减的国有资本;
  5.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核减的国有资本;
6. 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核减的国有资本。 根据实现净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两项计算所得之和为
经营者效益年薪。
  第九条 奖励年薪。实行年薪制企业的税后利润的40%上交财政或产权单位,按实缴数的3-5%计提奖励年薪,奖给企业经营者,不封顶。其余60%税后利润留作企业发展资金。
第三章 年薪的支付
  第十条 经营者上岗时,以基本年薪2倍的数额缴纳职责保证金。职责保证金由财政专户储存,经营者责任期满或工作变动时,经审计终结确认经营状况属实后返还本息。凡被扣减保证金,经营者继续下年度经营的,应按规定补足职责保证金。
  第十一条 经营者年薪经审计并按程序报批后,其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列入企业经营成本,奖励年薪在税后利润列支。
  第十二条 经营者基本年薪按月以现金预付。
  第十三条 经营者效益年薪实行履行职责保证办法。年度效益年薪发放数额经审计后先发放 70%,余下 3 0%为履行职责保证金,任期届满后,经审计证明经营者确能全面履行职责的,全额发放履行职责保证金。
  第十四条 经营者奖励年薪在次年审计确认后一个月内兑现70%,其余30%在任期届满后,与履行职责保证金一起兑现。
  第十五条 经营者年薪收入的兑现要考核企业当年上交利润的情况,不交或欠交利润的企业,不能发放经营者的效益年薪和奖励年薪,并按欠缴数的3%扣减经营者基本年薪,基本年薪不够扣减的,扣减经营者缴纳的职责保证金。
  第十六条 经营者年薪收入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四章 年薪的管理
  第十七条 经营者年薪考核和申报按下列程序进行:
经营者年薪考核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报告按本办法测算经营者年薪,经董事会讨论并填报经营者年薪审批表,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
  第十八条 实行年薪制的经营者,除按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分配政策外,不再享受年薪以外的其他工资、福利性收入,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第十九条 经营者离任审计报告结果与任期内年度审计报告不符的,以经营者离任审计报告为准进行考评。
  第二十条 经营者未完成下达的利润基数的,按不足额的 3%扣减基本年薪;未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减基本年薪1万元。基本年薪不够扣减的,扣减经营者缴纳的职责保证金。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于切实加强进出口核销工作的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切实加强进出口核销工作的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



对进出口实行收、付汇核销监管制度是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收支中,外贸出口收入是最大的进项,进口支出是最大的出项。因此,保证出口能及时、足额地收到外汇,进口用汇都是真正的进口所需要,对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亚
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骗汇、逃汇和套汇等违法活动相当严重,已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良好的平衡态势。目前发现的骗汇、逃汇和套汇绝大多数是从贸易收支渠道进行的。防范、发现和惩处这些违法行为,除了集中开展外汇检查,打击这些违法行为外,主要依靠日常的收、付汇核销工作

但是,这几年来我们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很多人把它看作一项单纯的操作业务,人员配备弱。岗位设置不全,特别是没有设置专门的跟踪检查岗位。另外,现行办法对出口不收汇或逾期收汇,虽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统计并做催收工作,但对企业没有考核办
法和严格地进行处罚。对信用证、托收和预付货款项下进口售、付汇核销,现行办法是,未报审或报审时发现伪造、涂改、重复使用报关单的,向外汇局说明情况,逾期未说明情况的列入“由外汇局审核真实性的进口单位名单”,处罚种类单一,而且处罚过轻,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外汇形势
和核销工作的任务是不适应的。
为此,现作出以下决定:
一、各级外汇局必须对核销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主管领导要亲自关注、检查、督促这项工作,要配备作风廉洁、责任心强的干部主持这项工作。
二、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进出口核销的作用
制定出口核销考核办法和进口核销考核办法。科学、合理地设定考核指标,按时统计、发布各个企业的进、出口核销情况,根据核销情况评定企业进出口收、付汇业绩,对不同业绩的企业作出奖惩。
遵照朱总理关于“对外贸出口考核要从考核出口值为主,转向考核收汇额为主”的指示精神,各级外汇局要定期发布各地区的出口收汇额作为地区外贸出口的业绩。“出口收汇考核试行办法”和进口核销考核办法公布以后,各级分局要严格执行。
三、除了用考核办法对企业进出口作出奖惩以外,要从进出口核销中查找逃汇和骗汇问题,进而立案查处。根据司法解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触犯刑律的,要向公安机关报案,没有触犯刑律的要作出行政处罚。充分发挥核销工作
对防范、发现、查处骗汇、逃汇和套汇行为的作用。检查部门和核销部门要密切配合,作为检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各级外汇局要与同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充分发挥外经贸主管部门对外贸企业的管理作用。
五、要明确核销工作的岗位分工,加强分析、统计和对逾期未核销追踪岗位。每个岗位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和具有一定水平的人员,以保证完成工作任务。
六、核销工作肩负着对进出口企业的收付汇业绩做出考核并向有关部门提供情况,分别作出奖惩以及建议对业绩差的企业停止外贸经营权、对违法的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和提供证据的责任和权力。因此,各级外汇局对核销工作人员要加强思想建设,建立监督制度,防止执法不严、执法
不公、甚至徇私枉法的行为发生。没有实行复核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健全复核制度。要严格各种单证和档案管理。
七、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在全国推广以后,将为我们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很好的条件,它既可以扩大核销监管的范围,又能够提高核查速度。当前需要加紧解决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促其尽快发挥作用,并向海关提出合理的改进系统的建议。同时要高度重视对该系统的功能
挖掘,从现在起就要对如何利用好这一系统改进我们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八、核销工作人员每天面对众多的企业,是外汇局的主要窗口,体现外汇局的社会形象,既要完成监管的责任,又要在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质量。



1999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