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天津市华侨捐赠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5 14:15:42  浏览:947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华侨捐赠管理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华侨捐赠管理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华侨捐赠工作的管理,保护华侨爱国爱乡热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华侨捐赠,是指华侨、华侨团体、华侨投资企业(以下简称捐赠人)自愿无偿向本市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受赠人)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行为。
第三条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用于下列非营利事项:
(一)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二)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第四条 市或区、县侨务部门负责本市华侨捐赠财产的归口管理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办理捐赠财产的报批手续;
(二)协助办理捐赠财产的入境手续;
(三)协调华侨捐赠的财产变更用途等有关事宜;
(四)依法检查、监督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第五条 捐赠应遵循自愿原则。
捐赠人对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及捐赠项目的建设情况有权查询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受赠人对捐赠财产的使用不得违背捐赠人的意愿。确需改变原性质、用途的,应事先征得捐赠人同意,报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备案。备案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报批时捐赠人的原始捐赠函;
(二)捐赠人同意变更捐赠用途的意见书;
(三)变更捐赠用途的理由及变更后使用和管理办法。
第七条 对华侨捐赠的宣传报道应当事先征求捐赠人意见,并向侨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受赠人应将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措施于受赠后10日内按照受赠管理权限报送市或区县侨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受赠人经批准接受捐赠财产后,应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专项管理。
第十条 捐赠人捐赠的外汇,受赠人必须按国家规定,凭市侨务部门出具的同意接受捐赠证明,按用途在所在地中国银行开立帐户。
受赠外汇应专项储存,专款专用。
第十一条 捐赠人捐赠的进口物资,应当符合国家对进口商品的有关管理规定。涉及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受赠人应向外经贸部门申领许可证,并凭市侨务部门出具的同意接受捐赠证明依法办理有关入境手续。
第十二条 捐赠人以其在本市投资的企业名义捐赠的,可凭市侨务部门出具给受赠部门的同意接受捐赠的证明(或复印件)和受赠单位收到捐赠的证明,在报经市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捐赠人由境外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十三条 捐赠人捐赠兴建公益性工程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及优惠。
捐赠人应当与受赠人订立捐赠协议。对项目的资金、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约定。
第十四条 受赠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标准。未经捐赠人提出,不得向捐赠人要求追加捐赠款项。
第十五条 捐赠人对捐赠的公益性工程项目可根据出资贡献程度提出留名、命名要求,报区县或市人民政府批准。要求塑像的,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项目落成后,受赠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好项目的保养、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受赠人接受捐赠,应按行政隶属关系分别向市或区县侨务部门申报,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捐赠人的捐赠意愿书;
(二)受赠单位申请接受捐赠款物的报告和清单(包括品种、数量、金额、用途等,物资还需说明进口口岸);
(三)受赠单位主管部门拟同意接受捐赠的意见证明。
第十七条 区、县侨务部门对受赠人提交的受赠申请材料,应于10日内审查完毕,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市侨务部门复审。
市侨务部门对区、县侨务部门提交的审查意见,以及直接受理的受赠人提交的受赠申请材料,应于10日内审查完毕。对其中捐赠财产价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的直接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对捐赠财产价值在人民币1万元(含1万)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 对捐赠兴办公益事业作出贡献的捐赠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对捐赠人进行公开表彰应当事先征求捐赠人的意见。
第十九条 受赠单位未经审批而接受华侨捐赠的,由侨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申报手续。逾期仍不办理的,由市侨务部门处以人民币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受赠人未征得捐赠人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性质、用途的,由市侨务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经征求捐赠人的意见,由市人民政府将捐赠财产交由与其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管理。
第二十一条 侵占、挪用、贪污或倒卖捐赠款物的,由市侨务部门责令其退还,并处以人民币1000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追回、追缴的捐赠款物,应当用于原捐赠目的和用途。
第二十二条 在捐赠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逃汇、骗购外汇的;
(二)偷税、逃税的;
(三)进行走私活动的;
(四)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减税、免税进口的捐赠物资在境内销售、转让或者移作他用的。
第二十三条 从事华侨捐赠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审查意见或者未作出批准或不批准决定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从事华侨捐赠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秉公执法,遵纪守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者,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港澳同胞和外籍华人及其兴办的社团、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捐赠行为,参照本办法执行。
台胞及台资企业的捐赠,按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9月1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 29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办法》已经2007年8月3日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陆 兵
                         二○○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办法。
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特种设备因故停用1年以上,应当报原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重新启用的,经检验检测合格后,办理启用手续。
  第五条 应报废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自报废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现场监督下,由使用单位予以拆除,并由专业的金属回收公司回收处理。
  国家对气瓶的报废处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使用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第六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设计标准、材质标准、制造工艺的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承压设备。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改变结构和安装管路、阀门等方式,将常压锅炉改装成承压锅炉使用。
  第八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单位负责。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与电梯使用单位签订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接到电梯发生关人及其他故障通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第九条 气瓶充装单位和使用者不得更改气瓶的钢印标记。
  第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并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收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7日内受理申请,并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时间检验检测,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应当在2日内告知使用单位。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投诉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二)使用单位发生严重事故或者事故频发;
  (三)使用场所人员密集或者在使用场所举行重大活动;
  (四)已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需要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五)特种设备超期未检验检测;
  (六)其他应当实施安全监察的情形。
  第十二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一)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二)超过特种设备规定参数范围使用;
  (三)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
  (四)使用已经报废或者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允许使用而继续使用的特种设备;
  (五)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种设备;
  (六)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隐瞒不报而继续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启封、使用被查封或者扣押的特种设备。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和沟通。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应报废的特种设备未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销手续而继续使用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由使用者自行拆除、进行破坏性处理;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销售报废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国家设计标准、材质标准、制造工艺的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承压设备的,依法追究产品质量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不符合国家设计标准、材质标准、制造工艺的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承压设备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使用者自行拆除、报废处理;属经营性使用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常压锅炉承压使用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属非经营性使用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属经营性使用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启封、使用被查封或者扣押特种设备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重点项目跟踪问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文政发〔2008〕68号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重点项目跟踪问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文山州重点项目跟踪问效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文山州重点项目跟踪问效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投资效益和科学决策水平,确保全州重大投资项目规范管理和顺利推进,促进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文山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的重点项目,是指州确定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下列骨干项目:
(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重点项目;
  (二)高科技并能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项目;
  (三)跨区域并对全州经济发展或者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四)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五)原则上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其他骨干项目。
第二条 州重点项目原则上每年年初确定一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新增或取消)的项目,经州重点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州重点办)初审后报州重点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批准。州级重点项目按在建、新开工、前期项目三类进行统计和跟踪问效管理。
第三条 州重点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州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和州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工作。州重点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州重点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定编定人定岗。州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协调和服务。主要职责:
(一)具体行使对全州重点项目的总体协调、跟踪服务、监督和检查项目申报及督促组织实施工作;
(二)牵头承担全州重点项目储备、筛选、汇编,年度目标任务的安排及项目实施情况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
(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奖惩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建立州重点建设项目联动协调服务机制。每年的重大投资项目一经确定,由州重点办及时向项目涉及县和部门通报,让各县各职能部门启动相应服务程序。各县各有关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所需办理的手续和提供的配套建设条件,要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优先考虑,并按照《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及时提供相应指导和高效服务。做到:一是特事特办,单列处理,结合项目实际给予特殊办理;二是简化程序,缩短时限,各审批环节的办理时间按现行时限的标准尽量进行压缩;三是需要国家和省审批、核准的项目,有关职能部门要指定专人跟踪服务,协调配合,直至办结手续;四是州、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争取和安排各种财政性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倾斜和支持。
第五条 实行领导挂钩督促重大项目责任制。在州重点项目中,筛选部分特别重大、需要重点协调和督促落实的重点项目,建立州级领导定点挂钩督促重大投资项目责任制,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督促、协调和推进力度,为项目推进提供领导保证。挂钩领导应了解项目建设动态,对项目建设涉及问题中应由省、州有关部门解决的要及时协调,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六条 实施重点建设项目跟踪问效月报制度和重点前期项目季报制度。
重点建设项目(含新开工项目)跟踪问效月报制度。项目业主必须严格执行文山州重大建设项目月报表制度,按照《文山州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月统计表》(州重点办制发)在每月10号前,及时准确地向州重点办报送重点项目的工程形象进度、投资完成情况、资金到位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情况统计表。
重点前期项目实行跟踪问效季报制度。项目单位按照《文山州重点前期项目进度情况统计表》(州重点办制发)在每季度后的下月10号前,及时准确地将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建议、前期经费投入等情况报州重点办。
对突发和重大事件可随时报告。州重点办每月汇总和分析重点投资项目情况,通过网络和书面形式送有关领导和部门,并将州领导牵头负责的项目情况独立汇总书面送达相关领导。对重大投资项目需要协调事项,每季度由州重点办汇总,提请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同时做好重点建设项目信息交流和发布。
第七条 建立重点项目督查督办制度。州重点办将会同州委、州人民政府的督察室对重点项目涉及解决的问题以电话、行文等多种形式进行督查督办。对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不力的部门,提请州委、州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第八条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州级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纳入州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年终总评。考核依据为州委、州政府正式下达的当年文山州重大投资项目及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其考核等级分为:完成、基本完成(完成目标任务80%以上)、未完成。
州重大投资项目的主管部门和州有关服务重点项目职能部门,年末应写出总结报告。由州重点办根据其年度分管的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情况或跟踪服务情况、信息报送情况和协调解决问题情况、业主的反映等进行综合考评后,将考评初步意见报送文山州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第九条 实行奖惩机制。
(一)州政府根据州重点办考评结果,对完成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好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州政府在每年的重点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金额,作为完成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奖励资金,对为项目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具体奖励方案由州发改委(州重点办)、州财政局提出,报请文山州重点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重点建设项目的服务单位在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出现严重违反廉政建设或当年出现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的,实行评选一票否决制,不得享受州委、州政府表彰奖励,并视具体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同时,按照国家、省、州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在州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重点项目建设不支持,故意设置障碍,使重点项目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对违反国家、省、州有关规定,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供应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处理。
(四)项目建设单位因管理不善,造成工期拖延、概算失控、质量低劣和损失浪费严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如属国家投资和国有控股投资的,并提请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