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23:04:47  浏览:922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49号


(200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登山活动的管理,保护登山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以竞技、探险为目的,借助一定的器械和装备,在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开展登山运动的,适用本办法。旅游登山活动,即以观赏游览、领略风光为目的,不具有明显危险性的登山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登山活动的统一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登山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安、外事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报和审批
第四条 国内人员开展登山活动应组成二人以上的团队,登山团队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负责组织;
(二)配备相应的登山教练;
(三)配备登山活动所需的技术、通讯、生活等装备器材;
(四)登山队员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身体合格,无障碍性疾病;
(五)登山队员经省级以上登山协会培训合格;
(六)为登山队员投保人身意外伤亡事故保险。
第五条 组织国内登山活动应向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山计划安排;
(二)负责组织登山团队的法人资格证明;
(三)登山教练资格证书;
(四)登山队员的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五)省级以上登山协会颁发的登山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六)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
第六条 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国内登山团队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批准。不符合条件的,给予答复并说明理由。
登山申请批准后,如变更登山时间、路线或山峰等,应当重新报批。
第七条 外国人来四川省登山,可以自行组成登山团队,也可以由外国登山团队和中国登山团队组成联合登山团队。
外国登山团队应按规定报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四川省登山协会具体组织实施。
第八条 外国登山团队自批准之日起60日内,与省登山协会签订登山协议,并缴纳国家规定的登山注册费。
外国登山团队可攀登的山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登山活动
第九条 在登山活动中,登山团队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的山峰和路线进行攀登;
(二)不得吸收未经申报的人员登山;
(三)禁止在登山活动区域安放纪念标志和其他物品;
(四)尊重当地民族风俗和宗教习惯;
(五)保护野生动物、植物,不得捕杀或毁坏;
(六)使用山峰的名称、高度应以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最新公布的名称、高度为准;
(七)未经批准和办理有关手续,不得采集动物、植物、矿物或其他自然标本;
(八)保持环境卫生,对登山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采取掩埋、焚毁等方法处理。
第十条 外国登山团队登山过程中或登顶后,要求展现其所在国家(地区)的旗帜,应当经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同时展现规格相当的中国国旗。
第十一条 外国登山团队在登山期间,应由省登山协会指派中方联络人员陪同。其职责是:
(一)监督登山团队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
(二)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三)督促实施有关登山协议;
(四)掌握登山进程,核实登顶情况。
第十二条 在登山活动中,如发生意外事故,登山团队应及时向登山协会、组织者报告。登山协会、组织者应积极组织救援工作,当地政府、有关方面应支持、配合。
第十三条 国内登山团队登顶成功后,由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发给登顶证书。
外国登山团队登顶成功后,由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发给登顶证书。
第十四条 国内登山者达到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运动健将标准的,可向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达到一级以下运动员标准的,可向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第四章 罚则
第十五条 国内登山团队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行登山活动的;
(二)变更登山时间、路线或山峰等,未重新报批的;
(三)吸收未经申报的人员登山的;
(四)在登山活动区域安放纪念标志或其他物品的。
第十六条 外国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外国人来华登山管理办法》处理。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又不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1年4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成立“985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成立“985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


教人函〔2004〕3号


  为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简称“985工程”)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效益,教育部、财政部决定成立“985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现将人员组成通知如下:

  一、“985工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周济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副组长:张保庆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张少春 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成员: 袁贵仁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赵沁平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吴启迪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郑树山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

      李卫红 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

      李萍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

      赵路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

      牟阳春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李志军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

      杨周复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

      张尧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靳诺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林蕙青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

      谢焕忠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曹国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周其凤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二、“985工程”建设工作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吴启迪

  副组长:赵沁平

  成员: 李志军

      张尧学

      谢焕忠

      周其凤

      宋秋玲 财政部教科文司处长

      王旭明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

      韩进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陈维嘉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吕玉刚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

      崔邦焱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

      徐维凡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

      刘大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

      张秀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

      郭新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助理巡视员

  三、“985工程”办公室人员组成:

  办公室主任:周其凤

  副主任:赵 路

      谢焕忠

      崔邦焱

      陈维嘉

      郭新立(负责日常工作)

  四、“985工程”办公室地点设在教育部。




关于认真做好全国出版行业“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对照检查和整改总结阶段工作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关于认真做好全国出版行业“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对照检查和整改总结阶段工作的通知

新出人〔2004〕1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出版工作者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出版单位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各司(厅、局),署直各单位:

  当前,全国出版行业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即深入学习、全面展开阶段已基本结束,即将步入第三、四阶段,即联系实际、对照检查和认真整改、总结提高阶段。在第一、二阶段的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关于在全国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 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与《关于在全国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组建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广泛发动群众,在宣传、培训和学习等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使广大职工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理解,在理论认识上有了新的收获;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出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各单位联系实际,初步查摆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开始边学习边整改。

  按照《通知》和《方案》的要求,自2004年10月份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将逐步转入联系实际、对照检查和认真整改、总结提高阶段。经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研究,现将这两个阶段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要高度重视、扎实有效地做好联系实际、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联系实际、对照检查,是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出版从业人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密联系实际,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密切联系思想实际,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对照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认真查找思想上存在的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要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对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出版工作方针原则政策,认真查找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紧密联系作风实际,对照社会主义出版工作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要求,从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等不同岗位,从领导干部到普通职工等不同层面,认真查找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有损出版单位和出版工作者形象的问题。

  要按照全国出版工作专题会议的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出版物导向不正确、格调低下、内容低俗等不良倾向问题。对照检查要敢于揭短,要注意查找利用出版工作谋取不正当单位和个人利益、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

  在联系实际中,各单位要加大对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带动广大职工弘扬优秀的职业精神,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各省级新闻出版局要继续公布举报电话和网址,虚心接受监督和举报,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二、要在深入学习对照检查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进行认真整改针对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切实推动工作,是我们开展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出版管理机关和出版发行单位要对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结合全国出版工作专题会议的精神,把它作为当前出版工作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切实抓紧抓好,务必抓出成效。要坚持边整改边提高的原则,建章立制,加强监督,切实履行对社会的各项承诺。

  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和自律细则,确定整改的重点和突出问题,明确整改的时限、责任人和应达到的标准,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走过场。要加强制度建设,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要制定有效规章,建立长效机制,使整改的效果长久保持下去。对于查出来的违规违纪等问题,要移交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严格纪律,决不姑息。问题解决后,要及时给举报人做出答复。各地各单位要把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认真整改的典型情况以及重要举报的核查处理情况及时书面上报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加强督促检查

  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从10月份起陆续派出检查组,分别到各地检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落实和整改情况。届时,将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共同参加检查工作。检查工作的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各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也应当抓紧开展本地区的督查工作。各地在督查中应当深入基层,深入出版工作第一线,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督促各出版单位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并通过简报等形式把督查的情况及时上报给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要进一步抓好学习要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深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略的认识,加深对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前一阶段学习培训不到位的,要先进行学习培训,然后再转入第三、第四阶段。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按照总署党组和中央纪委驻总署纪检组的部署,广泛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活动。五、要注意全面认真总结全面认真总结,是巩固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保证。既要总结在思想认识上是否有提高,又要总结在联系实际、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和弘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是否有新的成效。各地各单位的书面总结报告要在2004年12月底之前报送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中央各主要出版发行单位也要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期间,总署将总结全国出版行业“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交流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

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二OO四年十月十一日